中國時報 2008.03.10 



盧金足/台中報導





   三月是植樹月,但住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,很難找到土地種樹。為教育下一代環保綠化觀念,筷樂俱樂部昨天發起認養生命之樹,由樹醫生張豐年帶領民眾,用雙腳走訪社區土地公廟、綠色隧道,送出心中之愛給老樹,也在心中種下一棵生命之樹。

 昨天上午九點半,來自東興國小、何成里、何南里、青青小鎮托兒所的親子,在暖暖陽光下,一步一腳印,展開認養老茄冬樹的大自然之旅。

 很多小朋友天天被家長接送上下學,較少走訪居住的環境,跟著筷樂俱樂部義工的雙腳,才認識社區裡的土地公廟、老樹。

 「筷樂一族」搶救行道樹

 筷樂俱樂部創辦人呂雪峯表示,她推動自備環保筷,最具體的效果就是減少樹木或竹子,因為要被人製造成免洗筷,慘遭砍伐命運,人人都能變成自備環保筷的「筷樂一族」,就能從源頭保住綠化資源。

 這場認養老樹之旅,請來本業是外科醫生的張豐年帶隊,和社區民眾一起踏訪鄉土的一草一木,張豐年近年來,投入行道樹和環保調查,大聲疾呼,挽救很多差點遭砍頭浩劫的行道樹,也因此成為公部門的「頭痛人物」,但他卻是環保團體心中的「樹醫生」。

 醫人醫樹 帶頭做環保

 張豐年說,從醫人又加了醫樹的工作,源於多年前,看到家門口的行道樹,長得綠意盎然,卻被修剪到只剩光禿禿的樹幹,引發他重視生態保育,也一頭栽入環保領域。

 筷樂俱樂部昨和張豐年及社區親子一起為二○○八年植樹節完成認養生命之樹活動,130歲的老茄冬,樹身上還綁有紅布條,繼續庇佑地方,大家虔誠的將心中之愛獻給老樹,守護老樹,也在心中種下一棵有意義的生命之樹。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2007Cti/2007Cti-News/2007Cti-News-Content/0,4521,11050603+112008031000131,00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筷樂俱樂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